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20年,苏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有效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市现有登记的社会组织8146个,其中:社会团体323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847个,基金会64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6524个,社会组织总数达到了24670个。2020年,全市社会组织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22项,其中国家级表彰26个(全国“四好”商会、全国敬老文明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省级荣誉96项(江苏慈善奖、江苏省“四好”商会、全省服务职工优秀社会组织、江苏省最美社工等)。
强化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引领社建、社建固强党建”,依托“互联网+社会组织党建”,全面提高“两个覆盖”质量和水平;深耕“红色社工”党建项目,上下联动、全域发力,在全市社会组织深入开展“聚力‘三个一线’,争当‘红色社工’”活动,探索形成“1+10”“红色社工”党建项目共建模式,提升“红色社工”品牌;成立苏州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学院,举办全市社会组织理想信念暨党建工作培训班,增强实务技能,提升党建水平。
优化登记审批
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优化社会组织登记流程,出台并不断完善《苏州市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指引》,提高登记审批质量和效率。持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化,开发并启用苏州市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一网受理、不见面审批”,配合省厅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身份标识工作,稳妥实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
突出培育重点
支持新兴行业、优势产业建立行业组织,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类组织建设,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成立基金会(慈善组织);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联动,开展“优秀孵化案例”评选活动;实施社会组织负责人分类培训计划,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持续推动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认真落实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保障社会组织依法享受财税优惠政策。
改进综合监管
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协调机制,规范了全市性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前公示和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两项制度”;严格年度检查,做实等级评估,全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参评率创新高;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将全部社会团体纳入涉企收费治理对象,未发现较大违规违纪现象;加强与业务主管单位沟通协调,社会组织名录确认、社会组织年检结论、“双随机”抽查结果即时通报,对拟撤销登记的社会组织名单即时征求,进一步压实联合监管责任。
加大执法监督
全面开展全市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自查自纠和“双随机”抽查,深入排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风险隐患,市本级、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相城区、姑苏区对长期不参加年检、不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开展专项清理;建立社会组织信用承诺和信用评级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保持对非法社会组织打击的高压态势。太仓市、吴中区建立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行动协调机制。
有效发挥作用
全市社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和打赢脱贫攻坚“两大战役”中,全市社会组织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计120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捐助资金超过3亿元;2020年度全市共计119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实施帮扶项目424个,投入资金约7466万元,受益人数近25万人。
目录速览
苏州市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20)
一、各类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二、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情况
三、行业协会商会“五脱钩”情况
四、各类社会组织年检情况
五、各类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情况
六、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情况
七、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情况
八、社会组织公益捐赠情况
九、社会组织依法监管情况
十、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情况
附 录
一、社会团体四种性质数量分布图
二、社会组织14种行业分类统计表
三、苏州市部省市县四级登记的基金会名录
四、苏州市4A以上等级社会组织名录
五、享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市属社会组织名册
六、2020年度市属社会组织登记公告
点击查看报告全文
转自:苏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