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每月简讯2023年第5期(总第27期)
发布时间:2023/10/9 10:02:36 来源: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
 |
核心提示: |
 |
5月6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王渭巍、教授李艳平等一行3人莅临苏州公益园,主要围绕“访企拓岗促就业”课题进行调研,本会会长胡跃忠、秘书长郑天舒及苏州乐仁乐助公益发展与评估中心、苏州中新社会发展服务中心等7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参加座谈。胡跃忠会长重点介绍苏州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取得的成效等经验做法,并对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中国化”进程、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出具体建议;7家机构负责人分别结合实际介绍创新特色、面临问题和对策建议。参访团一行对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和取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加强与苏州及社工机构的课题研究、人才培养、资源链接,共同推进社会工作健康发展。
5月8日、17日,本会长胡跃忠、秘书长郑天舒等先后走访了苏州市软件协会、苏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和苏州市扬州商会等会员单位,重点学习办会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详细了解商协会多措并举助推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认真听取对本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市软件协会和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两家会员单位均属于我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5个细分领域,其中软件协会打造双软评估、知识产权、财税金融、人才服务、招商法务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集成电路协会依托苏州纳米园,通过高端人才引进、产业链构建、长三角区域协同、产品“中试线”建设、投融资和专利导航等多维聚集性服务,培育壮大了一批高端优质集成电路企业。安防协会以“一个服务宗旨、两支队伍、三个平台、四个分会、五个专委、六方面联系”的运行理念,切实提升协会全国同业影响力;扬州商会在规范化建设、公益慈善、促进苏扬两地经济协作做出积极贡献,被评为江苏省“四好”商会。座谈中,本会与各会员单位就创新惠企举措、提高服务质效、扩大资源流动、深化社企对接等进行探讨。今后,本会将持续跟进需求、挖掘资源、搭建平台、为会员单位提供精准有效的产业对接、优势互补、跨界合作、交流分享等服务,助力社会组织服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基层治理。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交流分享近年来我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验做法,5月12日上午,苏州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公益园召开,江苏《党的生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赵静、编辑谢学枫,苏州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钱学伟、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副处长陈丹妮出席,苏州市民政局调研员、市社会组织党委书记杨小勇主持,部分市(区)民政局以及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会议。常熟市民政局、吴中区民政局、吴江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苏州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苏州市汀斯社工师事务所、苏州市清流社工服务中心和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分别介绍了党建经验做法。杨书记对苏州社会组织情况作了简要介绍。苏州市社会组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建,社建固强党建”领航定向,扎实推进“红色领航工程”,广泛开展“红领一线、红社一品”行动,“两个覆盖”扎实推进,“两个作用”充分发挥,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与会人员参观了苏州公益园、太仓市城厢镇社工站和太仓市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5月19日,镇江市社科联来苏学习调研学会党建引领、科普工作等方面的经验成果,苏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王明国、科普处(学会处)处长贾薇陪同。调研组一行参观考察了苏州公益园,两地社科联领导就推动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行探讨交流,本会郑天舒秘书长就协助市社科联主管社会组织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作了汇报。近年来,本会积极协助市社科联所属社会组织开展年检、项目服务,并向市社科联提出10余条改进意见和建议。本月指导近50家组织规范系统填报年度检查,处理相关问题近百个。
为助力首次入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本会按照专项培育孵化工作目标,结合实际,于5月19日开展组织诊断。本会秘书长郑天舒和苏州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负责人王大亮对苏州明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苏州青年蓝天救援队、苏州市相城区蝴蝶妈妈社工事务所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吴国联民商事调解中心4家组织进行“一对一”诊断与辅导。专家从组织发展阶段与负责人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帮助组织梳理各自发展模式、明晰发展愿景及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前期提供的基础材料,共同分析各家组织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下一步,本会将整合此次组织诊断意见,精准梳理和反馈,跟踪完善个性化培育孵化方案。
5月22日,苏州市民政局下发2023年度苏州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通知,标志本年度等级评估工作正式启动,5月底前将完成市属社会组织申请报名工作,本会已逐一通知等级到期社会组织积极申报复核。今年等级评估工作将采取“线上系统+线下实地”评估双轨模式,稳步推进等级评估线上系统运用,本月已完成系统用户端、管理员和专家审核测试。下一步,本会将不断完善优化数字化平台,强化服务效能,提高等级评估工作质量。
5月23日上午,由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苏州市掼蛋运动协会、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主办,苏州市社会组织志愿总队、朱家庄社区承办的“一‘掼’美好—善行金阊”便民服务活动在金阊街道金门路网格开展,主办方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主办方联动苏州市小红帽义工协会、苏州市营养与健康协会、姑苏区守护天使公益服务社、优助小屋便民服务驿站等社会组织,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免费血压血糖血氧测量、推拿按摩、理发磨刀、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就业咨询、手机贴膜等10余项服务,吸引周边200余名居民参与,现场开展的中草药驱蚊香囊教学特色活动广受欢迎。下一步,本会将继续开展多样化为民服务活动,提升居民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5月23日,杭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英英带队来园考察和座谈,苏州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小红,本会会长胡跃忠等领导陪同。座谈会上,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博士后胡旭晖介绍与苏州残联联合攻关的“智能义肢”项目,苏州北联新翼残障人士就业创业和康复服务、苏州市善爱手语公益服务中心残疾人手工技能提升项目以及苏州市姑苏区小青团公益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项目,围绕帮扶残障人士就业创业、残障人士康养、残障人士技能培训等深入开展交流。杭州市残联领导表示,苏州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技术值得杭州学习借鉴,今后将加强两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创新打造特色助残服务品牌,助力社会化助残服务可持续性发展。
为提升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和专业服务能力,积极反思和总结社会组织培育经验,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5月25日,在苏州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指导下,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联合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在全市范围开展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优秀孵化案例”评选活动。主办方面向各市(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苏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观察点及承接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的社工机构发起征集,鼓励动员各主体积极申报参评。下一步,本会将跟进案例申报,协助做好案例评审及汇编工作。
为高质量推进《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立法相关工作,5月26日下午,苏州市民政局召开慈善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市民政局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处、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市本级、各市区慈善总会(基金会),其他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20余家代表参会,本会代表委托运行的苏州市党员关爱基金会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慈善立法的进展情况,听取各组织对《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草案)》的意见和建议,本会就慈善立法草案相关内容提出建议与想法。下一步,本会将持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慈善立法工作。
5月30日,金螳螂“智教未来·筑梦启航”AR教育慈善项目捐赠暨启动仪式在苏州吴中区蠡墅小学举行,本会会长胡跃忠、秘书长郑天舒受邀参加活动。项目由苏州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苏州市民办教育协会,联合爱心企业苏州北极光虚拟现实体验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向11所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及1所特殊学校捐赠总价值近50万元的AR科技教育设备及配套课程。胡会长表示,此次公益捐赠活动开展时机和受赠对象选择好、组织形式好、项目内容好、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获赠学校配合项目落地好,特别是将公益捐赠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创科技助教、赋能成长新形式,打造“苏城益善”新品牌。捐赠仪式后,与会人员现场观摩AR Engine课程,与现场40多名小学生们共同体验了一堂丰富有趣的AR天文课程。
5月31日,由苏州市民政局主办、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协办、本会承办的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业务培训在江苏苏州干部学院举行。苏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严强,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负责同志出席,各县级市(区)民政部门负责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虎丘区行政审批局有关人员、各市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人等100余人到场参加培训,线上收听收看近千人。严强副局长开班动员强调,此次培训,既是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会组织领域落地落实的重大举措,又是提升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质量的“规定动作”。严强副局长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充分认清当前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学有所思,思有所行,乘势而为,创新发展,推动我市社会组织各项建设再上新台阶;强调各级民政业务主管单位强化管党治党意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机构职责,推动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会上,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有关同志系统梳理了社会组织监管重点,邀请江苏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杜良灿、江苏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主任徐孝武、江苏天诚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王正荣等领导专家,围绕加强社会组织党建、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和社会组织财务管理作了授课辅导。
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弘扬先进、展示组织风采,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向全体会员单位进行征稿,具体内容如下:
一、征稿内容
1.要坚持党的领导,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要突出宣传重点、展示组织特色、体现活动亮点;
3.要确保内容真实、语言准确、报道及时。
二、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字数、形式、内容不限,最好配有活动照片。要求:不能违背公益慈善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要积极、文明、健康、向上。
2.来稿请发送到邮箱:13776072524@163.com,联系电话:69135255,欢迎大家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