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敢”最强音,助力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苏州召开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5个细分领域行业协会(联合会)集中挂牌,将聚焦关键领域,凝聚多方资源力量,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正是苏州社会组织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苏州市社会组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社建,社建固强党建”理念,积极“领题”创新服务项目、攻坚社会服务“难题”,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引领和赋能各类社会组织成长为经济转型的助推者、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事务的承接者、社会管理的协同者。
截至去年底,苏州全市登记社会组织7733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万余个。随着社会组织队伍强大、服务类型多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如何顺应新形势,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苏州坚持“一手抓社会组织监管、一手抓党建工作推进”,不断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打通部门联建通道,目前已实现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党委全覆盖,基本形成了“上下协同、经纬交织、一体推动”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探索分向分类建立党建工作站,负责全市30余家局管基金会党建工作的联系、联络、联动、联建。此外,苏州还以苏州公益园为支点,打造辐射全市、四级联动的“红色孵化器”,精心培树了“红色社工”“红色e家”“红领工程”为代表的一批红色品牌,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党建强,社建固。近年来,苏州公益园、太仓市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姑苏区桂花公益坊获评首批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常熟市琴川街道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昆山高新区亭林城市管理办事处社工站、太仓市娄东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获评首批省级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点。苏州“红色领航心向党,活力先锋海棠红”经验做法还被引入省市两新党组织培训课堂。
“红色社工——党建领航美好生活”,这既是市委组织部赋予市社会组织党委的课题,更是社会组织党委持续打造的特色党建品牌。
至今年,苏州社会组织党委已连续5年实施“红色社工”党建项目,一支“既不进编又不占编,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活力先锋”队伍目前已扩充至294人,活跃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城市管理等建设发展一线。
去年开始,苏州市将“红色社工”项目由党委主抓变为版块主建,推行“支部建在社工站上”,开展“争当红色社工、争创红色社工站”活动,初步实现“一城一网双覆盖,百站百品双融合”;探索形成“强导向、强运行、强体系、强融合、强品牌”“五强”模式,将“红色社工站”打造成提供专业服务的工作站、沟通政府社会的联络站、推进党建工作的前哨站、收集民情社意的信息站、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站。
此外,随着“红社e家·美美与共”党建联盟的成立,“红孵计划”全域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社会组织培育基地237家,形成市—区—镇—村四级孵化培育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红社力量”不断汇聚。
太仓市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汇集党建平台、孵化平台、教育平台、社会工作推进、公益项目开发及交易平台,集中展示了政社互动模式从1.0到4.0的迭代升级。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常熟市打造“红色论坛”,开展“红色领航 公益有你”专项行动,举办“红色双创”评先评优,全面激发社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
党建赋能社会组织发展。一个个创新举措、平台、场景的推出,正是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化”“运行规范化”“提升实效性”的生动实践,展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轨迹”。
去年12月,昆山市启动社会组织先锋引领2.0行动计划,同步发布社会组织党建卡通形象“鹿小益”,党建工作从“组织覆盖”向“提升功能”不断深入。
太湖书院党支部探索“党建+智库”社会组织基层党建新模式,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苏州专业社工机构首家成立党支部的汀斯社工师事务所,通过“红社一品”“牵手计划”等特色项目,与陕西汉中、江苏连云港结对帮扶,研发的“红社一品”项目,有力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
“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建设,要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培育扶持健康发展,在融入苏州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展现社会组织的价值和担当。”苏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正峰总结表示。
转自:苏州先锋